2014年11月1—2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足球比分直播 会议中心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再制造主管么新出席在1日下午举行的再制造产业发展分论坛,并做了“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及趋势”的主旨演讲。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再制造主管幺新
么新首先对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指出与西方国家以换件法和尺寸法为主的再制造技术相比,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表面工程为关键技术的尺寸恢复法,同时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更注重的是节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气候变化综合性效果。
从国家对再制造产业的支持措施方面,么新指出,国家发改委目前以资金支持为主:一是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对相关的产业化项目进行补助;二是通过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旧件回收和产品销售进行补贴;三是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标准给予适当支持。
图: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再制造主管幺新
么新归纳出目前再制造企业面临的困难:一是源头难——旧件回收难;二是过程难——缺乏技术规范;三是销售难——销售范围窄;四是接受难——社会对再制造产品认知度低。
针对以上四点困难,么新提出了四点对策:
一是加快修改国务院307号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范进口旧件现有的流程和种类,在严格规范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研究扩大进口旧件种类与数量。
二是完善再制造生产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再制造设计的装备供给能力。
三是主动与社会的销售网络、体系进行对接,利用保险公司等新兴渠道营销,明确再制造标识,与翻新、拼装产品区别。
四是加强宣传效果,开展再制造“以旧换再”,增强客户黏性,政府示范,将再制造产品纳入到政府的采购目录中。
最后么新指出未来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五个趋势:
一是融合化趋势——生产服务融合,发展再制造服务业,利用再制造技术为专业行业提供修复和整体后市场服务。
二是交叉化趋势——融合再制造技术和其他行业技术,发展基于再制造的改装升级服务。
三是系统化趋势——再制造企业向回收和销售企业扩展,原型新品生产企业向再制造、后市场领域扩展,传统维修企业向再制造领域扩展,全产业相关与业务细分同步发展。
四是信息化趋势——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再制造发展不仅将为再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旧件来源和销售空间,同时将改变再制造产业的盈利模式,为新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盈利空间,成为再制造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五是定向化趋势——接受客户委托,发展定向小批量特种再制造业务。为大型企业的核心部件提供带有改造升级内容的高附加值的再制造修复业务,为单一部件设计专门的再制造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