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垃圾连带着可降解的绿色垃圾袋一起埋进土去,不出一个月就发酵分解转化成为油水十足的有机肥料。上城区南星街道水澄桥社区正在进行一场有趣的“餐桌自救”试验,实现了部分厨余垃圾就地解决。
今年暑假,社区还准备邀请辖区青少年到试验田开展“餐厨垃圾自循环”的社会实践,“我们希望提供一个思路,如果孩子们能用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废弃物,或许对推广整个城市的环保理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社区书记吴佳容对此很期待。
绿化工“变废为宝”的生态实践
想出这个点子的是唐龙章,社区专职绿化工。“我在家里养花,埋一些鱼肚肠、鸡蛋壳,植物就会长得很滋润,我想小区花园的花花草草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3年前,他在江新苑小区一块6平方米的空地上捣鼓起来。
剩菜叶、豆类外壳、鱼鳞碎骨、虾壳、豆腐渣等厨余垃圾是上好的堆肥材料。唐师傅将厨余垃圾埋入60厘米深的土坑,上盖20厘米左右的泥土,再种上了树苗、瓜果苗。
一开始,居民们半信半疑:厨房垃圾埋进土里就能变肥料?直到一段时间后,唐师傅打理的空地上,草木长得郁郁葱葱,枇杷树上挂满了诱人的果实。居民们才打消了疑虑,纷纷加入到这一“变废为宝”的行动中来。
四块试验田每月“吃”掉五十袋垃圾
如今,整个水澄桥社区共开辟了4块类似的试验田,由社区居民分块认领,其中两块在水澄南苑,另外两块在江新苑小区。面积都不大,加起来也就三四十平方米,每月能消化掉四五十袋厨余垃圾。
唐龙章当仁不让,成了四块试验田的技术指导。三年来,陆续有200多名居民先后向他“取经”,并如法炮制在试验田里埋下厨房垃圾,种上辣椒、番茄等绿色蔬菜。
对于开出专“吃”厨余垃圾的试验田的探索,水澄桥社区给它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分散式就地垃圾处理模式”。社区书记吴佳容说,这种做法准备在整个社区全面铺开。“开辟足球比分直播 的试验田,意味着需要填埋足球比分直播 的厨余垃圾,今后南星街道机关内部每天产生的约25公斤厨余垃圾也在考虑之列。”
试验田搬进了居民家的阳台菜园
随着居民接受度的日益提高,试验田也搬进了不少居民自家的阳台菜园。
居民小裘就是其中一位。她家阳台上种上了丝瓜、番茄、辣椒等蔬菜,绿意盎然。小裘说,自家操作更简单,厨余垃圾无需装袋,直接埋入约30厘米深的土壤,洒少许水后上盖10厘米左右的土壤。过一个多月后,垃圾变成了肥料,再把蔬菜种子埋下。之后,适时收集一些厨余垃圾作为追肥。
小裘以丝瓜种植为例,算了一笔经济账:我家有1平方米的阳台菜园,一天餐桌的厨余产出,基本上能供应约5株丝瓜苗的繁茂生长,而且使用厨余垃圾作土壤肥料后,土壤虫害极少收成也旺,“厨余垃圾消灭了,私人菜园绿色环保还有乐趣,一举多得啊。”小裘喜滋滋地说。
据粗略统计,整个水澄桥社区有20多位居民,在自家的“阳台菜园”用上了厨余垃圾产生的肥料。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